本篇文章1996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中的一篇专栏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做好宏观调控的讨论。

如何看待当前的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治理?为此,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乔保云。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政策是积极的吗?

Nbd: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赤字规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我们如何理解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

赵全厚:顾名思义,如果有财政盈余,就叫做防御性财政政策和盈余性财政政策。如果有轻微的赤字或轻微的收支平衡,这就是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如果赤字更高,这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自1998年以来,中国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积极的时期是赤字率达到3.0%时;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也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赤字比率由1.5%至1.8%不等。一般来说,超过2.0%的赤字率被称为积极财政政策。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今年的预算赤字率为2.6%,因此不能说这不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必要澄清一个概念。官方赤字与四个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的新债务规模一致,后者相对较小。广义而言,赤字还应考虑政府基金预算(即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收支平衡,今年安排1.35万亿元。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乔保云:在我看来,现在的财政政策是非常积极的。从地方债务的角度来看,如果仅考虑法定债务,2017年中国地方债务余额约为16.47万亿元。看起来可以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实际上不能扩大?绝对不是。应该强调的是,我们仍然有隐藏的债务,这些债务没有包括在我们的财务报表中。然而,很难准确估计隐藏债务的真实规模,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资金和购买力平价。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谁对地方债务风险负责?

Nbd: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硬仗之一,重点是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谁来管理地方政府债务?

赵全厚:在全国人大依法授权、国务院授权财政部管理政府债务后,财政部从2010年开始按照既定程序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包括2014年通过《预算法》和国务院办公厅第43号令。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此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预算法实施前,对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进行了清理和筛选,明确了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明确了政企分开,明确了融资平台不能再承担地方政府的融资职能。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融资平台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债务,各级政府负责偿还10.7万亿元,三年后将全部偿还,即今年全部偿还。

乔保云:指责财政部门进行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是不公平的。在我看来,财政部在处理地方债务方面比任何其他部门都更加积极。金融是最后一个真正承担所有风险的人,所以金融在任何地方都是最谨慎的。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Nbd:如何协调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赵全厚:在我看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融资平台的风险,不能只看财务和金融方面。因为其行为主体既不是财政部门也不是财政部门,而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根据法律规定,2015年后,融资平台公司不得再为政府筹集资金,否则就是非法融资,财政部已多次要求进行此类非法借贷。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政府的融资职能被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行为属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融资。把这种融资行为归咎于财务部门似乎是不合理的。

乔保云: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地方政府的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任何借入一笔资金的地方政府都必须将其纳入预算。在预算之外,政府不能借钱,这是最关键的,而这项工作对于一个财政部门来说往往是不可能的。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从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地方各级人大要负起制约的责任,地方人大要有足够的信息。关键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把所有借来的钱都放在账户上。没有这一点,其他管理方法将不起作用。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第二是金融体系。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明显倾向于向政府、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放贷。借贷行为是市场的行为,是双方同意的,有贷款和贷款。如果金融机构拒绝放贷,地方政府怎么能借钱?因此,我们应该改革我们的金融体系,发挥其支持实体和稳定经济的作用。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减税是如何起作用的?

Nbd:近年来,政府部门大力推行减税和减费政策,但也有声音认为,近年来有很多减税政策,但企业和居民缺乏真正的成就感。未来空会有更大的减税空间吗?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赵全厚:如果政府手中的钱不能每年都花,我认为空.必须减税但是,在中国财政收支矛盾很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减税的同时借钱,空未来的减税不能说是很大的。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应该强调的是,空政府减税的关键取决于未来的改革和政府支出的调整。当分权化、管理一体化和服务优化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显著增强时,政府支出结构将得到优化,税收减免空.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乔保云: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减税。有些人认为缺乏成就感。一种解释是,我国的税收征管在过去并不完善,但现在税收征管手段更加完备。我认为有些道理。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我们的许多政策必须是透明的,减少这些中间环节的扭曲,以便完全实现政策目标。

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编辑陈旭

标题:每经专访两位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 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