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45字,读完约9分钟

我们的记者刘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合格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自2014年以来,银监会按照“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工作。2015年,首批五家私人银行相继开业。截至目前,包括5家试点银行在内,中国银监会已批准设立17家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群体进一步扩大。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研究员做客《理论周刊》,畅谈中国民营银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第一批五家民营银行自2015年开业以来,备受关注。你如何评价他们目前的经营状况?

曾刚: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底,前五家已开业的民营银行资产已达1329.31亿元,其中,浙江网通银行总资产为580亿元,华瑞银行为300亿元,伟忠银行约为230亿元,金城银行为165亿元,温州工商银行为54.43亿元。五家试点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11.57亿元和428.2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54%,拨备覆盖率为471.21%。此外,这五家银行开业后每年都盈利。在机构网点数量受到严格限制(有两家银行甚至没有实体网点)且业务资格不完整的情况下(试点银行没有获得很多重要的业务资格,如财务管理等)。),这五家银行要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这些银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创新,利用互联网渠道弥补实体网点的不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带动了整个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还应注意的是,由于客户和机构的明显劣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试点民营银行为了生存在业务结构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此外,制度环境的缺失也制约了民营银行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这不仅不利于这些银行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营银行试点在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中的意义。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建立更加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不仅是民营银行的特殊需要,也是整个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或期权等长期激励制度,将员工的长期利益与银行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管理中的短期行为,促进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营银行没有历史包袱,制度约束相对较少,应该能够更顺利地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为整个银行业的改革积累经验。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几家试点银行的股权激励方案并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银行试点改革的意义。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其他银行相比,私人银行的股东和董事在公司治理方面更为活跃。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也相对规范有效。但是也有一些缺点。首先,股权不稳定。部分股东在短期持股后出售银行股权,部分股东在银行批准后立即转让股权,改变了民营企业的属性,部分股东面临司法纠纷,存在强制拍卖银行股权的隐患;第二,需要加强对股东资源的利用。目前,银行为了降低关联交易的风险,对关联交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需要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加强限制,更好地利用股东资源为银行自身发展服务;第三,在宏观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部分股东的经营状况有所恶化,这给他们履行承诺的能力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第四,个别股东的承诺没有按时完成,需要进一步推进。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几家试点银行的业务重点是什么?

曾刚:首先是互联网金融。对于网上银行、网商和伟众来说,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产品和模式创新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对于其他三家相对传统的民营银行来说,网络渠道建设和网络金融创新也是必然的发展重点。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渠道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弥补实体网点和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第二,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小微企业和个人企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银行“轻资产”的发展,从而突破注册资本少对民营银行业务发展的限制,达到优化银行收入结构、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支持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依托产业链,以交易环节为重点,以资本配置为主线,在整个供应链中全面发展金融服务。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了“物流”、“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没有必要只看大企业或周边小微企业,而是把核心企业和中上下游作为一个整体,为它们提供融资和金融解决方案。民营银行股东基本上是业绩良好的大型民营企业,在行业和产业链中占据领先地位。围绕这些核心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和信息,构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也将成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模式。它可以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总体来说,虽然几家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路略有不同,但核心基础是小微企业,与传统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并不重叠。再加上资本规模小和监管约束(特别是对远程开户的限制),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和辐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短期内难以对传统银行形成真正的冲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营银行和传统银行将在错位中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与空进行大规模合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渠道合作。与传统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实体网点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纯网络运营商和伟众银行甚至没有实体网点。在现有监管体系下,一些重要业务必须通过实体网点办理,这意味着民营银行只能通过同业合作和共享传统银行的网络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一些不足;第二,销售业务的合作。网上招商银行和伟众银行依托的互联网平台在规范金融产品销售方面潜力巨大,余额宝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预计两家银行将充分发挥互联网渠道在基金、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销售中的优势,通过与传统银行合作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对于其他三家业务资质和能力有限的民营银行,也需要与传统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扩大产品和服务范围,增强对客户的竞争力。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民营银行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曾刚:需要强调的是,试点民营银行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建立一批新的机构,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一批具有特色、差异化和市场化的中小银行来弥补现有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推动银行业改革的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民营银行的政策应该着眼于为银行的差异化发展和制度机制的创新(尤其是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创新)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从试点民营银行的经验来看,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决策效率、市场化激励机制、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制度优势。倡导建立民营银行对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试点民营银行数量少,整体规模小,难以对整个银行业形成鲶鱼效应,示范效应有限。因此,在总结民营银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推广民营银行试点经验,以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制度优势,带动整个银行业提高效率。在推进路径上,可以优先考虑民营资本控股的银行,然后向国有资本控股的银行推广民营银行的良好做法。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鼓励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从试点银行的经验来看,民营银行在差异化经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试点民营银行规模较小,不会给银行业带来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鼓励民营银行根据自身禀赋和环境特点实施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要确保启动和建立阶段的良好准入,严格要求民营银行实施差异化定位,明确相应的发展路径;对于已经开业的私人银行,我们应该跟踪它们,防止它们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偏离其初始位置,并继续与现有银行竞争同质性。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初始阶段给予民营银行一些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民营银行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业务发展经验,客户资源有限,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它们在资金、渠道、人才和技术方面都落后于成熟的银行。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在初始阶段(如三年内)对民营银行实施不同的监管政策,并为民营银行设定一定的缓冲期以达到监管目标。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鼓励民营银行探索市场化激励机制。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是银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实施股权激励是国际先进银行的普遍做法。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开相关限制,鼓励民营银行进一步探索市场化激励机制。特别是建议监管部门支持和引导民营银行探索股权激励,逐步建立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营造适合民营银行发展的市场化、法制化环境。民营资本的制度优势是提高民营银行经营效率的前提之一,但民营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外部环境。在中国现有的由国有部门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应特别注意避免针对私人银行的歧视性政策。另外,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银行的关系,使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对银行的支持和约束需要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来实现,以减少行政干预。(图片文章)

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曾刚,金融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是货币金融理论、银行理论和实践。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西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等。曾获安子杰国际贸易杰出作品奖和国际金融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

标题:促进民营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