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3字,读完约5分钟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的28项措施中,“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放在首位,十分引人注目。

如果这28项措施涉及当前农村金融创新的所有层面,那么这些措施的最终目标基本上指向“确保农业、农村和农民贷款的持续增长”。

为什么中央政府如此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贷款的持续增长?

诚然,在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根据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截至2015年底,涉农贷款余额为7.8万亿元,农民贷款余额为3.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9.8%和8.8%;截至2016年9月底,农民贷款余额为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农业贷款余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即便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三农网络金融蓝皮书》揭示了一个现实:自2014年以来,中国“三农”金融缺口已超过3万亿元;目前,只有27%的农村家庭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超过40%的有经济需求的农村家庭难以获得贷款。尤其是当前涉农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已成为风险控制的难点。部分地区农民贷款不良率过高,影响了信贷业务的可持续性和农业金融机构持续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不仅如此。今年是与贫困作斗争继续深入的一年。在2016年1000万人脱贫任务超额完成的基础上,今年要“1000多万人脱贫”。如何完成1000多万人脱贫的任务?除了现有政策的持续大力支持,这也是确保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贷款持续增长的必要措施之一。因为“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第一”,没有农村小额贷款的支持,那些有能力、想在穷人中做事的人就很难创业,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只有充分发挥金融加速扶贫的能源效率,才能实现精准扶贫,完成扶贫任务。

“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信贷投入不足也将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是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化和生产力水平高,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产出率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金融支持,优化信贷结构,努力实现农业信贷供给的持续增长。只有贷款持续增长,才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才能顺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才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才能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才能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爱吉、净值、信息),才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信贷投资不足也将影响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体制改革是今年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加大信贷投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转型升级。

“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然而,“三农”信贷的痛点在于风险大,金融机构不愿意在无担保和无担保的前提下积极放贷。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使金融机构愿意放贷、主动放贷、持续放贷,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投入?

“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在这方面,1号文件“28农村金融创新”中有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网点,适当下放县支行的业务审批权限;对于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差异化评估方法;实施涉农贷款增量激励政策。另一个例子是,通过“促进创造信贷用户、信贷村和信贷镇”,我们将改善农村信贷环境,提高金融机构贷款的信心;“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贷款、支付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更多农村人口,增加信贷投放。还有一些创新的指导方针,如“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大型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

“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事实上,只有创新性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才能带来信贷投资的大幅增长。以湖南为例,2016年底,湖南省农业土地抵押贷款余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60.5%,比全省同期涉农贷款平均增速高出46.8个百分点,其中8个试点县(市)的贷款余额占全省的比重。72.9%;2016年,8个试点县(市)共发放351笔农业土地抵押贷款,贷款金额2.2亿元,平均每笔贷款金额63.8万元,其中90%以上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与此同时,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稳步发展。去年底,湖南省农村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46.2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三个试点县(市)的贷款余额占全省的42.5%。三个试点县(市)共发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2.7万笔,贷款金额22.7亿元,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和个体工商户。可以看出,只要农村金融创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工作扎实,措施到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贷款将继续以/0增长。(张乐制图)

标题:“三农”贷款投放如何“持续”增长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