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9字,读完约6分钟

智库观点周伟张厚明

产融结合是指在经济运行中,通过参股、持股、控股、人员参与等方式,为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实现产融结合或一体化,具有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和双向选择性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产融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促进产融结合的做法和经验,将有助于中国加快产融协调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金融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支撑作用,从而有效推进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爱记、净值、信息)。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美、日、德等国内一体化模式的特点

(一)产业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二战后,美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企业融资主要通过直接市场融资获得。市场信誉高、直接融资成本低的大型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然而,日本和德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较晚,银行在储蓄和投资的转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逐渐形成了企业融资依赖银行的做法。例如,战后,日本财务省选择银行贷款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并对公司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公司债券进行法律限制或经济控制。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2)产融结合模式以实体经济为主

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国内市场自由化的差异,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银企市场一体化模式和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银企股权一体化模式。在美国,禁止银行持有公司股权,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内部积累和直接融资。这导致了两种典型的产融结合模式,一种是企业控股银行,另一种是企业业务衍生的集团联合体。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上。例如,美国通用电气集团的通用电气资本公司明确提出“智能金融”,依托通用行业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三)政府参与的程度差异很大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相对较小,而日本和德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更高,不仅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支持新兴产业,还通过政府集中调度和利用稀缺资本金融系统支持产业发展和产业重组。日本和德国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提供更多与银行合作的机会来节省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而政府认可的援助行动可以降低破产的可能性。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中国产融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和金融发展基础薄弱,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从产融结合的发展基础和外部发展环境来看,我国的产融结合基础薄弱,市场环境有待改善。具体来说,一是我国工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正处于改革和转型时期,行业大而不强,金融体系和体系建设不完善。“由整合产生”和“由整合产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二,产融结合缺乏科学指导。企业的产融结合主要是由于短期利润和融资成本的降低,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形成产融结合的整合机制和良性互动循环。第三,工业与金融的结合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主导。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难以进行产业渗透或金融渗透,产融结合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二)监管机构不统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

从政府监管和风险防范两方面来看,产融结合的监管主体存在多头监管现象,风险防范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实行产融两条线审批监管,SASAC负责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金融投资的合规管理,金融机构的持股和控股行为受“三会”监管。因此,对产融结合的监管不明确,导致重复监管或监管空白等问题。二是我国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隔离机制,监管者对企业内部资本运作认识不足,容易引发道德风险投机,增加了行业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一旦危机爆发,工业和金融风险就会产生共鸣并产生连锁反应,这将导致更有害的系统性风险。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三)产融结合效率低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从产融结合的效率以及相关制度、模式和途径的创新来看,我国国内整合工作存在效率低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除中石油、海尔、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外,我国大多数企业在金融机构中持股比例较低,其金融产品结构单一,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第二,虽然大型企业在产融结合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其在股权配置、客户资源、运营管理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综合调控能力远不及发达国家。第三,产融结合、银企合作单一,制度、模式和途径创新不足,不能通过稳定的信用关系、资本和人力整合以及信息共享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借鉴与启示

(1)加强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单纯依靠市场功能是不可能保证产融结合的效率的。因此,信息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来共享。一是建立银行、工业企业和工业企业联合体的数据库,定期披露各方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使企业信息透明化。其次,通过建立绩效评价、市场选择等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企业“红黑榜”,督促企业合规经营。三是继续推进产融结合法律法规建设,严格界定产融结合的范围和权限,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保护银行和企业利益不受侵犯。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2)以产融结合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大精准支持力度

当前,基于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应完善产融结合的顶层设计,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小微企业,帮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放宽新兴产业(Aiji、净值、信息)与高科技制造业之间的银企合作空空间,开发新的融资渠道以适应行业发展。第二,如果规模达到标准,可以成立企业联合体独立融资,支持主业发展的工业企业可以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在确认其发展潜力后,可以适当给予政府信用背书,帮助行业实施直接融资。第三,为传统产业转型和产能过剩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鼓励国有银行提供优惠贷款。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3)创新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金融业主要侧重于提供贷款服务来支持行业,因此有必要不断创新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以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创新的新型贷款产品和服务,迎合工业企业发展需求,增强企业合作意愿。第二,鼓励企业联合体拓宽融资渠道,条件成熟时引入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来源。第三,鼓励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先进设备,加强企业与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如融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CCID工业经济研究所)

标题:发达国家推进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