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致富已进入攻坚脱困的关键一年。中宣部开展“双百三一”调查活动,组织中央新闻机构120名记者采访了全国109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与村民一起工作了一个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了一系列名为“黄金记者扶贫日记”的报道,将为您带来真正的扶贫知识。请注意!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时间:2017年5月8日

地点: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赤河镇艾芜村

5月8日,已经下了几天雨的艾芜村终于放晴了。

在这难得的晴天,村民们正在地里干活。生活在山区的贫困家庭,尽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种补贴,尽管他们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人,有些甚至有身体和精神缺陷,仍然没有放弃工作。他们在田野里到处忙碌。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65岁的吴光木正在稻田里插秧。这是他拿着一根木棍在周围校准幼苗间距离的线。在五点钟,两兄弟在一个早上种下了所有的幼苗。吴光木说,他现在每年可以领到1000多元的养老金,加上国家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战士4000多元,他的收入超过5000元。“但是,田地还需要种植,这就足够他自己的口粮了。”。“国家政策真好!”他说,国家也为村里的贫困家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援助,农民也获得了很多好处。“没有,我们村两天前还组织了村民投票。只有征得村民的同意,我们才能成为贫困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经济日报?在上山的路上,中国经济网的记者遇到了廖大培,一个独自生活的75岁老人,他正往镇上走。“油菜籽很快就会收获,然后再种一些其他的作物。药完了,我得买一个月,今晚就住在城里。”过去,山上的大多数村民住在土坯房里。为了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赤河镇为镇上的村民修建了安置房。对于许多像廖大培这样的老人来说,他们不能放弃山坡上的土地。他们通常住在安置房里,当他们忙于耕作时,会回到山里工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这是姚广银的妻子,家境贫寒。老人看不见它。《经济日报》?当中国经济网的记者来的时候,她正准备在炉子前做饭。这对老夫妇都已经70多岁了,姚广银“去镇上卖草药”,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姚广银对草药非常了解,经常爬几座山去采药。这对老夫妇都有残疾,他们每年可获得1200元的伤残津贴、2000元的养老保险和国家发放的老年津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这是72岁的陈兴东。她正在山坡上除草。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向她打招呼,她非常高兴。她独自一人生活,“心情很好”,养了一头猪,种了一些玉米。“玉米应该用作口粮,一些猪草应该用来喂猪。这个篮子足够猪吃一天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盒子里的猪草快满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村里的贫困户,52岁的陈子莲和他的妻子,只有一个孩子在武昌工作,他们的孙子也在上学。他们一家在赤河镇买了一套安置房子。“他们自己支付了5万元,还享受了国家安置补贴。这房子很快就能住了。”。今年,这对老夫妇只种了5英亩桃树。他们家里有一些稻田,还有一头奶牛。“冬天,我可以去山里采集一些野生猕猴桃和板栗,而且我每天都没有空闲时间。努力工作,自己动手!”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艾芜村成立了一个合作社种植香椿,每个村民入股500元。陈子莲家的五个人得到了2500元,三年后当香椿苗收获时,他们可以分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这就是刘岱祥,他因残疾而贫困。她有语言和听力障碍,智力迟钝,她的丈夫有语言障碍。这对老夫妇正在山坡上的地里种植玉米。她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土地,把斯通搬走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记者向她挥手,她眯起眼睛笑了。记者向她竖起大拇指,她笑得更开心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标题:【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