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6字,读完约2分钟

卡拉ok进入中国

1989年,北京地区首个卡拉ok歌舞厅开业。 人们很好奇,这台机器居然能完成整个乐队的演奏,还能提示歌词完成人们的歌唱。 粉丝和音乐爱好者都沸腾了。 也就是说,因为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歌手。

“岁月如歌(中):卡拉ok进入中国”

卡拉ok对流行音乐来说是革命性的。 首先,歌人和听众的关系不再是以前那种自发和被动的关系了。 过去流行歌曲通过磁带、电台、电视台、电影等渠道传递给听众时,这种交流是单向的,也是单向的。 粉丝和乐迷沉浸在创作者和歌手们为他们制定的空之间,只能理解和感受歌曲的人在增加。 卡拉ok从未有过这样的立场转变,只要改变这一切,在这个设备前准备伴奏,所有人都能从心情变为表现,将一首歌变为自己的表现。 其次卡拉ok极其平民化的费用使得音乐爱好者从单纯的听发展为自发的歌,从以前的音乐迅速发展为k歌爱好者,形成了新的群体,为流行音乐开拓了新的费用阶层。 卡拉ok甚至改变了领域的结构。 在香港,卡拉ok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歌曲创作者在创作时开始考虑在卡拉ok机的陪伴下顾客能否顺利演唱歌曲,“k歌文化”开始形成,最夸张的时候,一首歌发售时,让顾客在ktv上试唱。 在台湾,卡拉ok也成为了验证歌曲成败的试金石。 之后,相关的ktv视频如何接收版税,是至今流行音乐产业未能妥善处理的问题。

“岁月如歌(中):卡拉ok进入中国”

在两岸三地,卡拉ok包厢很受欢迎,多家音像企业开始染指卡拉ok包厢的制作,不太高的价格和巨大的销售利润让这些企业迅速成长,内地孔雀廊和香港的飞图影响就是其代表。 这些影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流行音乐在内地的扩张以几何速度增长展开,到了90年代初,流行音乐的制作、传播、费用和ktv重费用的产业链在内地大城市已经初步成熟,北京、上海、广州凭借良好的经济环境, 北京卡拉ok歌舞厅1990年迅速发展到100家,91年迅速发展到200家,之后逐年倍增。 目前,遍布整个华语区的ktv量共方式歌城在内地的推广为两岸三地歌曲重唱费用培养了广泛的市场潜力。 正因为这个机制逐渐成熟,后来《心软》等歌曲在内地迅速走红。

标题:“岁月如歌(中):卡拉ok进入中国”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yl/15051.html